漏洞掃描技術的出現迄今為止已經超過20年,從早期完全依靠人工尋找漏洞,到開源漏掃工具的出現,再到商業漏掃平臺,漏洞掃描技術的應用隨著IT環境、數字業務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漏洞掃描技術有多種不同類型,但只有通過科學的流程設計,掃描工作才能獲得更有效的漏洞檢測效果,保護企業數字化業務安全開展。為了獲取更好的漏洞掃描效果,安全專家們建議組織在掃描活動中采用以下關鍵步驟:
步驟1 明確掃描的目標和范圍
在開始漏洞掃描工作之前,企業應該明確要掃描的范圍和目標。首先,要確定應該對哪些網絡資產進行漏洞測試,這可能是一個特定的應用程序、一個網絡系統或整個組織的網絡基礎設施。同時,要確定掃描活動的具體目標,比如暴露已知漏洞、分析補丁管理有效性或識別配置缺陷。明確漏洞掃描的目標和范圍有助于指導后續的掃描工作,并確保全面覆蓋潛在的漏洞。
步驟2 選擇合適的掃描工具
市場上有許多漏洞掃描工具可供選擇。選擇合適的工具是確保掃描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的關鍵一步。這些工具可以自動掃描系統和應用程序中的漏洞,并提供詳細的報告。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商業版和開源版的漏洞掃描工具,企業應該充分研究這些工具的特性、功能和兼容性,選擇最能滿足組織應用需求的工具。
步驟3 完成工具設置
在掃描工具安裝的過程中,可能需要配置某些參數,比如待掃描的網絡接口、授權掃描所需的憑據和時間安排選項。為了保證準確的掃描結果,選擇合適的目標類型和正確調整參數很重要。有些工具需要在安裝后進行配置,才能正確或徹底地掃描某些資產、網段或應用程序。
步驟4 制定掃描策略
在完成掃描工具的合理配置后,還需要根據掃描工作的具體目標制定掃描策略。不同的漏洞掃描工具都有不同的策略設置界面和術語,因此需要參照供應商給出的使用文檔進行相關的策略配置操作。掃描策略通常包括確定目標、創建掃描任務、設置掃描的深度和方法等,通過這些策略指定了要掃描的系統或網絡、要查找的漏洞以及要使用的相關標準等。
步驟5 執行漏洞掃描
當掃描工作啟動后,漏洞掃描工具會使用已配置的設置來檢查目標系統的漏洞。掃描所需的總時間將取決于網絡規模、掃描深度和基礎設施的復雜性等需求。掃描器將主動掃描目標,識別潛在的薄弱環節,并收集相關數據,包括漏洞的類型、嚴重程度以及可能的修復措施。
步驟6 監控掃描過程
當掃描任務啟動后,企業應該密切關注掃描的全過程,確保一切活動按計劃順利開展。很多掃描器工具都可以提供實時進度更新,準確展現已掃描的資產數量、發現的漏洞和估計的預計完成時間。通過監控掃描過程,可以發現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或問題,并以此優化漏洞掃描工具的配置。對企業而言,資產清單必須經常更新,并作為活躍文檔加以維護。
步驟7 漏洞優先級評估
漏洞掃描報告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因此需要進行分析和優先級排序。根據漏洞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可能性,對漏洞進行分類和排序。這將幫助安全團隊確定哪些漏洞需要優先修復,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的風險。在確定漏洞優先級的過程中,企業還應該考慮相關的補救方法,比如打補丁、修改配置或實施安全最佳實踐。
步驟8 修復和緩解漏洞
根據漏洞的優先級,制定漏洞修復計劃將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漏洞修復計劃應該包括漏洞修復的時間表、責任人和所需資源。這需要與相關團隊(例如開發團隊、系統管理員等)進行合作,確保漏洞修復工作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在執行漏洞修復之前,建議企業應該先在非生產環境中進行測試,確保修復措施的有效性,并減少對生產系統的潛在影響。
步驟9 二次掃描及驗證
當漏洞修復計劃完成后,企業應該再次執行一次漏洞掃描,以確認已發現的漏洞被正確解決,進一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诙螔呙?,漏洞管理團隊需要再次創建漏洞態勢分析報告,以表明解決漏洞的進展和有效性以及證明補救操作的有效性。報告既需要包括已修復的漏洞信息,包括檢測到的漏洞、嚴重程度、完成的補救工作以及確認成功解決等;還應該顯示未解決的漏洞,以及未解決的具體原因和下一步計劃。
步驟10 持續掃描和更新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漏洞掃描和修復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一個持續地過程。新的漏洞隨時都可能會出現,因此持續監測和更新是至關重要的。企業要保持全面的安全態勢感知能力,需要將漏洞掃描與其他安全工作(比如滲透測試、風險評估和安全意識培訓)緊密結合起來。因此,企業要創建定期漏洞掃描計劃,以便持續監控和快速修復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