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趨勢
2003 年日本國立科技博物館開博物館移動端導覽之先河 ,最早將先進的智能手機移動通訊技術引入到博物館的展示與導覽之中。
2010 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了迎合人們的移動消費方式 ,推出了App“探險者”(Explorer),開始嘗試運用文物敘事和虛擬游戲的方式豐富用戶在博物館的體驗。
2014 年大英博物館基于對旅客眾多建議的收集整理 ,開發了 App“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并編寫了其中眾多展品的歷史故事。App中按照國家如希臘、中國、伊斯蘭和北美等將展品分為不同的主題“房間”,在這里用戶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旅游指南。
“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London)App 則收藏了 500 多位藝術家的1635幅作品,除了著名畫家拉斐爾、莫奈之外,還有183位古典音樂家的作品,大部分館藏佳作在App中均有展示,并可以按照年代、主題分類對作品進行高清瀏覽。
谷歌文化學院(Google Culture Institute)運用遠景技術和3D技術等數字化技術讓公眾可以在線欣賞到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文化瑰寶。該項目與17所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館合作,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泰特美術館、倫敦國家美術館、烏菲茲美術館等知名博物館,利用谷歌全景技術拍攝博物館內部實景,并以超高清晰像素拍攝博物館內歷史名畫,優化App的搜索功能,用戶可按照地點、流派、顏色等來查找和瀏覽作品。
二、國內趨勢
我國最早出現的文博類App是2011年由國家博物館上線的“文博任我行”,可根據文物導覽編號或者展廳的分布、文物的分類選擇圖文并茂的講解服務。
“蘇州博物館”App是其中較為完備的一款。在導覽模塊中用戶可通過輸入陳列標簽上的導覽編號實現富文本的導覽,同時支持館內全景導覽與室內定位導覽,豐富了觀眾的參觀體驗。博物館模塊則提供異地預約參觀和活動功能,可運用全景技術了解博物館的歷史與概況,重要藏品有相應的文字介紹、語音介紹、藏品所在位置示意圖,個別藏品有視頻介紹和三維展示。
臺北故宮出品的“故宮常設展”支持漢、英、日三種語言,縱覽了故宮自新石器時代至現代的千年歷史典藏,“永久展覽”板塊中提供了展覽路線以及繪畫、書法、圖書、文獻、陶瓷、銅器、玉器、珍玩等八大類別的精選文物。共收錄珍貴歷史照片120幅,并免費提供73幅全彩高清的文物與珍寶圖。內置“搖擺拼圖樂”與“尋寶趣”兩款互動游戲,豐富了瀏覽體驗。
故宮博物院計劃用3年時間,初步搭建一個以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為核心和主入口,由網站群、App應用、多媒體數據資源等各種信息構成,線上、線下互通互聯的一站式聚合平臺,為觀眾提供便捷、全面的博物館數字資訊,并具有在線討論、溝通等功能的“數字社區服務”。
2021年“玩轉故宮”全新升級為“智慧開放”項目,除繼續優化地圖導航服務,更以開放服務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導向,擴展在線購票、預約觀展、在線購物等實用板塊,新增游客參觀舒適指數查詢、無障礙路線查詢等功能,將“零廢棄”“適老化”“無障礙”等理念融入開放服務中,并對AR實景導航在故宮場景應用進行了探索。
從“玩轉”導航的小助手,到更智能、更友好、更簡單的開放服務平臺,故宮博物院公共服務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也向“智慧博物館”一站式參觀體驗的建設歷程邁出了新的一步。
三、總體發展趨勢
1、資源聚集化
“整合”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體系建設的重點關鍵字。通過聚集博物館、美術館等區域文化資源,形成“公共文化服務數字資”源集合,支撐公眾文化、文博展覽等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實現內容平臺、服務平臺、交流平臺的資源匯集,是“數字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服務云端化
云服務能夠提供資源彈性配置、按需分配,支持系統間的聯合服務,統一管理,打造公共文化的服務門戶。利用云存儲、云服務、智能調度等最新技術、大幅度的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降低建設成本,實現綠色低碳文化網絡運營。
3、傳遞智能化
一方面,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成為文化傳遞的主流渠道,服務模式的創新、新技術與新媒體的應用,能夠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數字文化服務,擴大公共文化的覆蓋面和輻射力。
另一方面,用戶可以憑借具有NFC功能的IC卡或者手機暢游文化場所,享受文化識讀,資料下載、位置識別、快捷支付等方便與現場屬性相關的便捷服務。
4、數據開放化
文博系統應努力做到:開放內容、開放資源、開放數據。如:耶魯大學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堂,博物館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交換。
5、終端多樣化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智能設備、智能電視等數字終端正在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新的終端形式帶來的是新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