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中國文物報社和全國文博技術產品發展聯盟舉辦了“博物館與新技術”文博沙龍,以下為國博展覽專家陳煜先生的發言內容:
在展覽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和新技術相關的問題,這么多年來多少有一點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我就拋磚引玉,先跟大家做點匯報。
我在想沙龍主題的時候,有點困擾,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說博物館運營新技術,但是這個新技術到底是怎么個概念呢?因為我們現在談的很多新技術,實際上在博物館應用上可能是比較新,但實際上作為技術來說并不新,它可能是一個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技術。
比如現在我們博物館里普遍在應用的二維碼技術,二維碼實際上在80年代末就出現了,但博物館真正大規模使用,也就是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博物館的新技術的概念,可能和整個社會上的概念是不太一樣的,它們之間應該是有一個時間差的。
對于博物館展覽來說,可能遭遇的新技術范圍還非常廣泛。首先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比如作為展廳環境的監測,比如展柜的使用,各種支撐加固技術,實際上都會涉及到最新的技術領域。尤其是近幾年來比較流行、比較紅的3D打印,現在我們已經在文物加固上嘗試使用。還有幾個前沿的概念,比如物聯網,在以后我們展柜的技術或者整個展廳的監測上都會有所應用。
在展示效果上,照明技術這些年也在不斷發展。包括展柜玻璃的使用,它實際上從原來早期的普通玻璃,到現在防反射玻璃,都在不斷發展。
從展覽內容擴展上,可能作為普通觀眾來講,會接觸得更為直觀一些。比如多媒體技術,比如現在我們普遍應用的三維掃描,還有和之前傳統多媒體的結合,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從去年開始,VR技術的普遍使用,現在已經有博物館在應用,像最近首博的展覽已經在使用。
還有博物館教育,對于展覽的教育的延伸、導覽的延伸,比如我們剛才談到的二維碼技術,還有微信等等的應用。
這么多層面上,我們都在使用著各種各樣的新的技術,來支撐著博物館展覽,帶動著博物館展覽從展示等各方面都在不斷思索、前進。
下面我就以展廳展覽里使用的多媒體作為例子,來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這個問題上的一些思考。
大家都知道國家博物館是在2011年改擴建以后重新開放,我們正式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陳列和新的展覽,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在這個陳列里運用了一定的多媒體技術,但是用得不是很多。我跟大家講一下我們當時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
在籌備展覽過程中,對多媒體的使用問題,我們還是下了些工夫,向國內很多博物館做了調研,學習了很多東西,但是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代表性的問題有幾個。
一
在很多我們看的展覽里,他們覺得是需要有這么一個多媒體在的,所以他們就做了一個多媒體,但是它和我們內容的銜接并不是特別緊密,只是用非常強硬的接入,效果其實不太好,破壞了整個展覽的整體性,也是對資金的一種浪費。
二
我們發現有很多多媒體的所謂新的形式一旦出現,就會有很多博物館、很多展覽蜂擁而上,都在使用同樣的形式,互相套用,而不考慮展覽具體情況,只是簡單的重復。
三
過于強調多媒體的形式,缺少對展覽內容的發掘,讓這些項目外表很華麗,技術看起來也很華麗,但實際內容上非常蒼白。
四
多媒體在設立的時候,不考慮或者考慮得很少關于觀眾、關于環境,這些設備在投入使用以后,很快就會被損壞,或者因為這個原因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五
對這些多媒體的后期維護非常不理想,所以很多項目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就陷入長期停機,或者因為怕在關鍵時候出現問題,平常就關閉,只有在領導來的時候,或者一些特殊的時間,才會打開。
所以看到這些問題以后,我們也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探討。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對多媒體的技術、對展覽中可能會遇到的新技術,還是應該采取一種比較審慎的態度。在使用這些技術的時候,首先應該明確我為什么要用這些技術,為什么要把它用在這個展覽里。在多媒體的項目也好,或者新技術的項目也好,在一個展覽的體系里是有機的組成部分,是用來彌補我們的展品、我們的文物,是反映展覽所希望表達的人物也好,事件也好,歷史進程也好,或者各種學術研究成果的時候,存在著局限性,所以使用這種手段來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用來給展覽提供背景材料,擴展實物展品所沒有辦法提供的內容。還有一點是現在我們經常提出的,對觀眾提供展覽的趣味性。
所以這些項目的設立,一定要服從展覽需要,要密切地、非常緊密地圍繞展覽展開,不應該是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去設置一些不必要的項目。
我們認為展覽的多媒體項目應該有“三性”:學術性、藝術性、技術性。
要構成一個合格的文物展覽,肯定這個展覽要建立在歷史學、考古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實際上這個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我們的新技術使用也一樣,即使它很新,也要先判定這個成果的可靠性。只有有了這種比較嚴謹的認知和支撐,通常就這種學術支撐或者不可能完全通過一個展品的展示能夠得到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現,我們可能會需要借助其他一些手段來傳達,所謂的多媒體在展覽中的主要作用實際上在這里。
在傳達的過程中,多媒體項目應該利用自己特有的優勢,將相關的學術、藝術和技術信息準確地表述,綜合運用多種媒體手段,來對展覽進行解讀,使觀眾易于理解和接收。如果這個多媒體的建構,達不到這一點的話,那做出來實際上毫無疑問。
所謂的藝術性,在博物館做出來的展覽里,不僅僅是需要有非常堅實的學術基礎,同時還要有非常充分的藝術表現力,要和整個展覽的形式設計、視覺設計息息相關。它可能只是形式設計中的一部分,但是它一定要和形式設計有一個銜接,要和展覽的學術基礎要相輔相成。但這一點通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展覽多媒體的設計,尤其是界面設計,包括里面的各種畫面也好,視頻也好,和展覽是脫節的。有的時候不但談不上藝術性,甚至對藝術還有傷害。
所以展覽的藝術表現力既要體現在文物和展品本身,也應該體現在這些陳列展覽的視覺設計、環境營造等各種方面。多媒體項目在一個展覽里,要承擔著整個展覽的主題思想和文物內涵進行解釋的功能,同時也要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段和視覺元素,把觀眾帶入到展覽里面。如果展覽的整體形式設計和多媒體的視覺風格是有出入,那么觀眾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就有可能跳出來了,會把整個比較完整的設計打碎。所以每個展覽里面的多媒體項目的視覺風格,一定要和表現的內容要達成一致,而且要融入到整個陳列的整體氛圍里,不能和陳列環境格格不入。
所謂技術性,也并不是說唯技術論。因為多媒體的發展是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但是在多媒體的展陳中,不是每一樣技術都合適。新技術固然是非常好的東西,但是往往也意味著它可能存在一些大家還沒有關注到、還沒有發現到的弱點。這些新技術的實用性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驗證。同時整個技術的穩定性,也難以得到保證,所以時效性也是個大問題。很多新技術當時出來的時候非常風光、非常受歡迎,但是很快被淘汰。這樣的話,我們如果一味地去迎合所謂的新,它就有可能引起資金的重復投入,而且對這種技術的后期維護和開發,都有一系列的問題,對于博物館來講是后患無窮。
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尤其是長期陳列,不應該成為新技術的實驗場。我們認為,適當的用新技術來提升陳列展覽的檔次,強化對文物解讀,確實是件好事,但是也一定是在陳列展覽的體系的框架內合理的進行。如果對所謂的新技術缺乏認識,只是以有和無或者技術的新和舊,來作為選擇標準,那就非常容易進入過度使用或者濫用的誤區,變成主次顛倒,對整個展覽會造成非常大的破壞。
在以上“三性”基礎上,還有另外“三性”,安全性、趣味性、穩定性。
安全性。我們做文物博物館工作的人對安全是非常重視的,在展覽里安全性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對于展品本身、文物本身的安全的考慮。新技術的使用,這種技術是否完全符合安全的標準,會不會對展品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這是應該做非常深入的考慮、研究和測試的。
另外,對觀眾來講,這些新技術也有一個安全性的問題,一個是比較直接的生理上的安全,它會不會通過觀眾的接觸或者產生一些強光、刺激性的聲音,對觀眾產生生理上的直接刺激。它反映的內容,或者它使用的手段,會不會間接的使觀眾在心理上也會出現一些陰影,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干涉。這也是我們需要非常慎重考慮的。
趣味性。不用多講,這是這些年大家談得很多的問題。
穩定性。對于展覽中使用的新技術,尤其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多媒體系統,這些技術和系統使用的硬件設備,還有項目展示的視覺效果和設備的穩定性、易維護性,應該是首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不能一味的求新,盡量避免使用復雜的設備。因為博物館很難控制觀眾的行為。我可能這么說不合適,但是我們面對的中國觀眾非常復雜,尤其是在博物館免費開放以后,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我們無法預料到的事情。越是特殊的設備,越是復雜的設備,被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速度會越快,造成的損失就會越大。
他們的這種破壞有時候不一定是故意的,但是在一個復雜的系統里,像我們以前做的交互式的多媒體,觀眾有的時候不是先去感受它的內容,而是先找哪些地方能按,或者他不是去按屏幕,他會去找開關什么的,所有能捅的地方,所有接縫的地方,想辦法去摳一下,想辦法去觸動一下,這是很可怕的。而且我們有時候往往覺得自己設計了很好的界面,可以響應的地方設計得很好,但是觀眾不一定按照你想的去接觸,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操作,使系統退出或損壞。
還有就是出于對陳列形式、設計、場地、經費,還有日后維護保養的考慮,我們作為使用者來說非常希望這些設備應該具有使用簡單,視覺上尤其是播放設備應該有高清晰、低能耗的特性,長壽命、易維護。
多媒體項目的設計和制作,應該還同時考慮到觀眾的用戶體驗和展陳的具體環境。對于任何一個多媒體項目來講,用戶體驗其實應該是最受關注的一個方面。
但是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并不是像當代藝術,很多多媒體就是一個選項,就是一個藝術品。但是在通常講的涉及到文物展覽、歷史展覽、陳列展覽中運用多媒體,只是展覽體系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一個非常獨立的東西。所以在我們設計這些項目的用戶體驗的時候,一方面固然要非常重視觀眾的感受,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具體的每一個陳列展覽的特性,不能只以迎合觀眾的喜好來設計這個項目。
這些多媒體的項目或者新技術項目,應該融入到整個展覽周圍的環境里面,能隱藏起來,或者它的外形風格與陳列展覽的形式能夠保持一致。通常我們在使用的多媒體項目,很多是使用觸摸屏或者播放器等形式出現,所以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反光和眩光,這個在陳列展覽的設計里是非常大的問題。因為本身展廳照明就會產生一些反光和眩光的情況,再加上多媒體會造成光源非常混亂,一方面刺激觀眾的視覺,另外一方面讓整個展覽效果一下子就失分很多。如果涉及到文物展覽的話,文物是對光照度有一定的要求的,多媒體的設定會不會影響到周圍的文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需要考慮的內容。所以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希望盡量能夠給這些設備安置在相對比例獨立的空間。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從古代中國陳列到近期的一些展覽中,在設計多媒體項目中所秉持的比較原則性的考慮。當然我們也知道,確實現在很多新的東西會給我們的陳列展覽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但是就像剛才所說的,如何能夠把它更好的應用,有些東西確實需要一些時間的沉淀、一些經驗的積累。
另外還有一些我個人的參考意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無論是什么樣的新技術,多媒體也好,或者剛才我們提到的最新的VR技術也好,它的使用從做展覽的角度來講,一定是為展覽服務的,而不是展覽為它服務。所以在考慮在整個展覽中設計這些項目的時候,不能把主次給顛倒。
其次,這些項目從多媒體的角度來講,一定把內容的挖掘放在首位。因為我們做展覽的目的不是做技術,也不是做設計,而是想通過一些文物、通過一些展品的組織,反映出學術觀點,再去把它傳達給我們所面對的觀眾。多媒體技術實際上是在服務這個主題。所以一個好的多媒體的設計,必然對展覽內容是非常有益的幫助。
比如前幾年非常成功的項目《清明上河圖》,在世博會上的展示是非常受歡迎的。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考慮這個項目是否做得很完整、很完美。它可能把這方面的一些數據帶得很高,但是《清明上河圖》真正很多內涵的東西并沒有借助這種形式反映出來、突出出來。里面很多大家看到的是它的人物在動,里面有些動物在動、船在動,有各種牛叫、馬叫的聲音。但里面反映的當時北宋時代的一些社會生活的側面,其實在這里面并沒有很突出。
故宮博物院于老師寫了關于《清明上河圖》文章,挖掘出非常多的細節,這些細節真正能夠通過技術給觀眾傳導出來的話,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僅是讓大家對這個感興趣,而且確確實實能夠從這些技術應用上能看到我們平??催@幅圖時看不到的東西,能感受到不同的學術觀點的傳達,這就變成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
另外,不要生搬硬套很多國外和其他博物館的成功案例。在前幾年我們看到有一些博物館可能應用了一些東西、項目,也很受歡迎,很成功。我們知道有很多都是我們看到一些國外的博物館應用了以后,感覺不錯,直接就給借用過來。但是有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因為中國博物館和國外博物館有很多區別,尤其是在博物館免費開放以后,首先我們博物館兩方面的觀眾人數可能差別很大,在很多很好的博物館里,一個展覽可能有幾萬個觀眾,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展覽。但是在我們的博物館里,比如國博,現在平均下來每天有兩萬多觀眾。展廳里的觀眾密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獲得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在國外的博物館里,可能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會踏踏實實的,能夠體會它傳達給你的那些很細節的東西。但是在國內的博物館里,可能你剛往前面一站,后面就有幾個、十幾個人圍在那,這種差別其實都是大家應該考慮到的。
我們有個建議,對于多數博物館來講,現在盡量能夠在相對來說比較成熟、比較穩定的系統或者平臺、技術上來開發新的應用,把它的內涵能夠有更多、更好的發揮,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比如說我們在展覽的導覽方面,現在實際上是歷經了幾個階段。從一開始主要還是通過說明牌來介紹每件展品的基本信息,很快我們就開始使用二維碼。雖然二維碼是比較老的技術,但是我們能夠讓它在博物館里普遍使用,關鍵是因為移動終端的普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才有了二維碼在整個博物館里、在展廳里能夠普遍使用的基礎。再進一步是我們開始用微信作為資訊的傳達,在展覽里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給觀眾提供更多的展品信息。
微信現在也差不多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觀點和回復,我看到這個展覽,我在這里面操作展品的名字,我可以收到一個微信,它的照片、它進一步的解讀,甚至有些材料,都可以傳過來。
在去年還是前年的時候,微信平臺也在不斷的開發和演進,比如搖一搖,比如我走到展品附近,我搖搖手機,就會有信息進來。但搖一搖這種方式,我們覺得在展廳里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因為周圍觀眾很多,或者在搖的時候,一方面容易干擾到別的觀眾,另外一方面萬一搖的時候脫手而出,對于整個展廳的安全性就會造成影響。所以現在我們又在使用的是,通過移動設備,我走到展品面前,通過微信平臺,它有感應,直接給你主動的推送。
我們可以選定一些比較成熟、比較穩定的系統、技術,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新的研發,其實這可能是所謂技術的新應用的更好的方式。
還有,在技術使用上我們最好要有控制,有控制也是多方面的,一個是用多少,另外一個是怎么用。包括通過微信推送的方式,我們也有一定的討論。為什么呢?因為移動終端的使用,把很多人變成低頭族,即使在展廳里,他可能低頭看手機的時間比抬頭看展品的時間還要多。因為現在大家自覺不自覺的已經把它變成一個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
實際上是放棄了用自己的直觀、用自己的視覺、觸覺或者其他的方式,更直接的去接收信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去考慮,這個技術的應用能夠怎么做到讓大家的頭都抬起來。畢竟我們把觀眾們吸引到博物館里來,吸引到展廳里來,并不是希望他們在這里看手機,而是希望他們把頭抬起來,真正的去體驗、去欣賞我們博物館能夠提供給他們的展覽和表達所要闡述的、所要傳達的東西。